手藝人的“線面人生”
2024-07-17 09:39:38 來源:平潭網(wǎng) 作者:陳而堅 文/攝生日吃線面期望長壽、結婚吃線面代表喜慶、過年吃線面寓意平安……在平潭人的生活里,大小喜事都能見到線面的影子。隨著時代變遷,費時費力的線面手工制作方式逐漸被機器取代,而在海壇片區(qū)中南村,線面手藝人周而智堅守著這份手藝已經(jīng)四十余載。
做線面供出三個大學生
連日來的晴好天氣,是做線面的好時機。凌晨四點,周而智便開始揉面,從面粉變成線面,需要花費近十個小時。“我們凌晨三點就要起床做好準備,趕在中午最熱的時候拉面、曬面?!敝芏钦f。
手上的老繭和黝黑的臉龐,是周而智四十多年堅守匠心的見證。周而智回憶,年輕時跟他一起拜師學藝的學徒大都覺得這活太辛苦,后來基本都轉行了,只有他堅持了下來。和周而智一同堅持下來的還有那一把把銹跡斑斑、手柄早已磨得光滑的切面刀。
周而智說:“我靠做線面供出了三個大學生,家里的孩子有的考上研究生,有的在大城市工作……”提到家里孩子,周而智言語中透著驕傲。
“雖然現(xiàn)在身體狀況不如從前,但線面在平潭承載了許多寓意,我還是會一直將這個手藝堅持下去。”周而智說,他將把切面刀收藏起來,并一代代傳下去。在他看來,這些切面刀不僅是他謀生的工具,更是傳統(tǒng)工藝傳承的象征。
線面是美食也是情懷
臨近中午,太陽當空,周而智夫婦開始了拉面工序,一根根線面在他們手中不斷被拉長,在陽光照射下,線面細如銀絲,隨風搖曳,散發(fā)著淡淡的面粉清香。
“拉面靠的是一股股巧勁兒,不能光憑蠻力?!敝芏钦f,“如果使用機器制作線面,效率雖然高,但味道和口感卻不如手工制作的?!?/p>
制作線面有12道工序:和面、揉條、纏面、拉面、曬面……任何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。周而智一直秉持用傳統(tǒng)工藝制作線面,憑借著經(jīng)驗,可以熟練把握制作工序,竭力保證每一條線面的品質。
“一年二十四個節(jié)氣,氣候特點各不相同,制作線面時必須憑經(jīng)驗應對?!敝芏钦f,每次做線面他都要根據(jù)當天的濕度和溫度調整水和鹽的比例,還要注意手工揉搓和面的力度。此外,曬面也有講究,要把握好時機把面收進來?!疤炖?,曬的時間長些,天熱,就要及時收進來?!?/p>
“手工線面是平潭人常吃的美食,也是一種家鄉(xiāng)味。這么多年我已經(jīng)習慣了做線面,也喜歡這份手工制作的情懷,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,做好每一根線面,得到顧客的肯定?!敝芏钦f。
賣面工具見證平潭飛速發(fā)展
一道工序緊跟一道工序,一直忙到下午四點多,周而智才收工,隨之而來的則是購買線面的電話?!按謇镉忻袼迾I(yè)主預約了線面,我這就給他送過去?!背锰焐€早,顧不上休息,周而智便騎上電動自行車去送面,順便售賣線面。
“賣線面嘞……”叫賣聲飄蕩在村莊里,已經(jīng)成為許多村民心中難忘的記憶。
周而智騎的電動自行車是在前幾年買的。“電動自行車開起來是方便很多,但是容易開得太快,顧客聽到叫賣聲出來,我可能就已經(jīng)開走了。”周而智笑著說。
談起最初的賣線面經(jīng)歷,周而智打開了話匣子。“最開始是我的妻子挑著擔子賣線面,那時候一到下雨天,村子里的泥巴路深一腳淺一腳,很不好走。”后來買了輛自行車,載著線面,方便了許多。但遇上泥土路坑坑洼洼,泥漿裹滿車輪,有時候怕車打滑,只得扛起車子走。
隨著平潭的發(fā)展,村子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“村村都通了水泥路,路邊還裝起了太陽能路燈?!敝芏钦f,村里還建起了文化活動廣場,房前屋后干凈整潔,一些村民還在村里開起了民宿,村里的貝雕平潭藝術館引來了不少外地游客,村莊處處呈現(xiàn)著生機和活力。
最熱評論